隴南,地處秦巴山區(qū),東接陜西,南通四川,扼陜甘川三省要沖,素稱“秦隴鎖鑰,巴蜀咽喉”。還是甘肅省唯一屬于長江水系并擁有亞熱帶氣候的地區(qū),被譽為“隴上江南”。境內(nèi)高山、河谷、丘陵、盆地交錯,氣候垂直分布,地域差異明顯,有水杉、紅豆杉等國家保護植物和大熊貓、金絲猴等20多種珍稀動物。擁有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(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、甘肅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)、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(文縣尖山大熊貓自然保護區(qū))、3個國家森林公園(文縣天池、宕昌官鵝溝、成縣雞峰山)和2個國家濕地公園(文縣黃林溝國家濕地公園、康縣梅園河國家濕地公園)。
隴南還是中國主要中藥材和油橄欖產(chǎn)地之一。隴南氣候溫和,風光秀美,有全國三大天池之一的陰平天池;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萬向洞;國家級重點保護、甘肅唯一具有北亞熱帶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觀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(qū),被贊譽為“甘肅的西雙版納”;分布于全市各縣隴南位于甘肅東南部,是中國歷史上農(nóng)耕文化、畜牧文化和漁獵文化交匯積淀的地域。獨特的區(qū)位優(yōu)勢、悠久的歷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孕育了豐富的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資源。截至目前,國務(wù)院已公布了三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,隴南有3項(文縣灘舞———池哥晝、武都高山戲、西和乞巧節(jié))被列入其中。甘肅省已公布了三批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,隴南入選的項目總計22項(隴南影子腔、文縣玉壘花燈戲、西和春官歌演唱、康縣木籠歌、兩當號子、康縣鑼鼓草、康南毛山歌、康縣嗩吶藝術(shù)、宕昌羌儺舞、隴南高山劇、禮縣春官歌演唱、徽縣河池小曲、武都木雕、禮縣井鹽制作工藝、成縣竹籃寨泥玩具制作技藝、康縣寺臺造紙術(shù)、武都三倉燈戲、武都栗玉硯制作技藝、武都角弓咂桿酒釀制技藝等)。